中央空調除濕與獨立除濕機工作方式的區別 ,
發布時間:2019-03-20 閱覽次數:658 次
中央空調除濕與獨立除濕機工作方式的區別,
與獨立除濕模式相比較,制冷模式作為中央空調的基本功能,對中央空調結構設計、控制方式的要求比較低,造價低廉,但在用這種方式達到抽濕目的的同時必然會造成房間溫度下降,這在溫度不高的時候是不實用并且浪費電力的。事實上制冷模式下的除濕功能只是一種副產品,并沒有增加空調器成本。
獨立除濕模式采用電加熱或熱交換方式加熱出風口空氣,控制會比較復雜一些,設計成本比較高,但這種溫度補償會使房間溫度波動比較小,適合在溫度并不高,但濕度太大的時候使用。中央空調在這兩種獨立抽濕模式下運行,其制冷系統處于高效運行狀態,蒸發器和冷凝器運行工況較為合理,能效比高。
獨立除濕機的工作方式是在機器內部降溫,把空氣中的水分析出,空間的溫度反而會略微上升,但溫差不明顯,比較適用于盛夏以外的潮濕季節,用電量也相對節約。
但對除濕機而言,環境溫度低于 15℃時,附著于蒸發器表面的水滴會結冰而使除濕效果減弱,若環境溫度超過40℃以上時,系統內壓力會增高而使壓縮機過載,此時過載保護器應切斷線路,否則壓縮機馬達會毀損。所以除濕機的最佳使用溫度范圍為15℃~40℃。
很多用戶都會問:“中央空調不是也能除濕嗎?有了空調后,除濕機不就成了多余嗎?”其實,這是一個消費誤區,中央空調的主要功能是制冷和制熱,帶獨立除濕功能的空調機可以除濕,但除濕量小、除濕慢;而且在南方地區的陰雨季節,溫度并不高,這時如果用空調來除濕,吹出的是冷風,越除濕會越冷,給人的感覺會相當不舒服。此外,由于中央是固定位置的,只能大面積范圍除濕,同時中央空調長時間除濕運行也會增加壓縮機的負荷,不但耗電量大,還容易使壓縮機受損,縮短整機的壽命。因此,中央空調并不適宜代替除濕機使用。
相關技術問題咨詢電話:13725786452王艷